夏日炎炎,驕陽似火。2022年9月,我懷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來到我的家鄉貴州省鎮遠縣大地鄉路臘村擔任村主任助理,在這11個組13個自然寨354戶1408人的村子里,開啟了我的駐村之路。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上學期間接受過鄉政府和雙壩村愛心基金會的資助,那時我便暗下決心以后要回饋家鄉百姓。
駐村前,陳書記對我說:“小李,和老百姓打交道,要記得住百姓的名字,這樣有助于開展工作。”
路臘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到村后第一個夜晚,長腳蚊在我身邊嗡嗡作響,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為了盡快進入村主任助理角色,第二天我主動向村兩委成員了解村情,熟悉路臘村基本情況和產業發展模式,走訪群眾,摸底調研,和村民們聊家常,并向他們介紹:“我是路臘村的駐村干部小李,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聯系我。”
李幫容(右)在地里幫助農戶種辣椒苗
12月的冬天,寒風凜冽,一大早我來到成啟明家中當合醫政策“宣傳員”。
“成叔,在忙著呢?今年合醫政策出來了,每人交350元。”
“小李,真感謝你們吶,自從交上合醫后,看病住院可以報銷了,不然生病都不敢去醫院。以前有鄰居死活不肯交合醫,恰好這年生了大病花了十多萬,好后悔沒交合醫哩。這人吶老了就怕生病,就算省吃儉用我也得把合醫交上。”從成啟明的話語中我感受到群眾對合醫政策的支持。
“小李,你來啦,快幫我看看這醫保碼是怎么激活的?現在年紀大了,腦子不好使了。”王叔笑瞇瞇地問道。
為幫助不會使用或沒有智能手機、子女也不在身邊的老人進行醫保碼人臉識別認證,我奔走在上門服務的路上,做好群眾的“服務員”,手把手教他們醫保碼激活步驟。
74歲的王叔眉毛濃密,人臉認證時無法識別,前前后后反復認證5次才成功,王叔滿臉愉悅地說:“還是小李有耐心,不僅上門服務,態度還這么好。”
“姐姐,有什么資助可以申請嗎?”正在重慶讀大三的幫扶對象羅世杰在微信上問我。為幫助羅世杰爭取到學業補助,我及時聯系鄉村振興站負責人,了解到今年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專項學生資助政策,積極指導羅世杰填寫資助申請,幫助申請專項資助金4500元,解決了他生活難題。
收繳合醫、激活醫保碼、走訪慰問、助力春耕等,駐村已經200多天,從成啟明的話語中、從王叔和羅世杰的笑臉上,我深刻體會到駐村的價值和意義。接下來,我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踐行為民服務理念,當好政策“宣傳員”,爭做為民“服務生”。
貴州省鎮遠縣大地鄉路臘村擔任村主任助理 李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