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左)在麥收現場
2021年9月9日,我作為一名選調生,回到家鄉黔西市重新鎮橋邊社區。
這次回歸,我才真正了解并熟悉生我養我的橋邊社區。剛開始走村入戶時,被狗追、被貓撓、被鵝攆,讓我心驚膽戰;被日曬、被風吹、被雨淋,讓我暗自流淚。群眾的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更讓我幾乎崩潰。我甚至懷疑過自己,是否適合這份職業,是否能勝任這個崗位。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我漸漸游刃有余,能直面“群狗圍攻”,無懼風吹日曬雨淋。第一年,我走遍全村,熟悉了村情村貌。這一年,我的心穩了,萬事皆有法。
選調生每年有8000元的服務群眾經費,為讓這筆經費發揮最大用處,我多次深入不同農戶家中,傾聽有沒有他們急需的民生項目,想讓這筆錢盡量惠及更多農戶。2022年,不少村民反映有小段路是斷頭路,給生產生活帶來很大阻礙,我決定將服務群眾經費用于修路,路修好后,車子終于可以進最后幾戶農戶的家門了。
入夏以來持續干旱,我決定把2023年的服務經費用于改建橋邊社區降龍一組老水井。在與村干部商議后,我們抽干了井內的水,發現井水很快便匯滿了,且流速較大。我們當即將此事匯報包村領導,包村領導實地查看后,即與工程占地群眾商議補償事宜,同時迅速敲定改建老水井方案,以2.2 米乘以2.2米的規格改建原1.2米乘以1.2米的老水井,并為水井加蓋,盡量儲存更多的水,滿足周邊兩個小組群眾的日常用水,緩解干旱用水困難。
駐村期間,我還參與組織橋邊社區“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分別在春節、元宵、中秋、國慶等節日開展活動,豐富文化生活。我還組織動員群眾參加五美庭院評選活動,改造提升人居環境。這個過程中,我與村干部帶頭撿垃圾30多次,引導村民做到垃圾入箱。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我把小皮鞋換成運動鞋,公主裙在衣柜里蒙塵,每晚回來鞋子上沾滿泥土,但我想:只要村美民富,衣沾何足惜?
貴州省黔西市重新鎮橋邊社區主任助理 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