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縣地處桂、湘、黔三省(區)交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省際之間山林土地權屬、水源灌溉等糾紛時有發生。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邊界地區黨建聯盟,落實黨建資源共享、矛盾糾紛共解、發展藍圖共繪等措施,有效破解邊界地區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經濟發展等一系列難題。
圖為廣西三江林溪鎮林溪村將王屯“寨佬”向兩省黨員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
黨建資源共享。結合實際,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創新組織設置,廣西三江富祿苗族鄉富祿村登曬屯與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登曬村聯合組建“登曬聯合黨支部”,兩省黨員共上黨課、共同參加組織生活,在聯建支部的引領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建+民生”,共筑邊界“幸福圈”。如登曬村,自“黔桂”共建工程實施以來,黔桂鼓樓、黔桂戲臺、黔桂涼亭、黔桂學校、“黔桂小康路”等一系列“黔桂字號”基礎設施興起,聯合黨支部多次榮獲黔桂兩省(區)“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基層黨組織”等殊榮。
廣西三江林溪鎮林溪村將王屯“寨佬”用琵琶歌向兩省黨員群眾普法
矛盾糾紛共解。在“聯合黨支部”的帶動輻射下,三江與貴州省、湖南省簽定了接邊地區矛盾糾紛聯防、聯調、聯控合作協議書,制訂了村規民約、平安邊界友好協定,推行“五聯”模式,形成“黨建+邊界治理”格局,通過開展組織聯建、矛盾聯排、糾紛聯調、普法聯宣、法律聯援,成立了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接邊地區治理問題從“都不管”到“一起管”。打通信息交流渠道,公、法、司、信訪、綜治多部門聯動,最大限度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暢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使接邊地區群眾享受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夯實接邊地區平安和諧穩定基礎。2020年11月,在聯調機制作用下,廣西三江斗江鎮沙宜村村民代表與湖南省通道縣隴城鎮張里村村民代表,就兩村16畝面積的“猴子巖底”山林糾紛進行協商,雙方握手言和,現場簽下了調解協議。
發展藍圖共繪。充分利用接邊地區“山同脈、水同源、語同音、民同俗”優勢,以“活動聯誼+村務聯議”推進民族團結。依托“蘆笙節”、“正月十三”坡會節、“二月二”侗族大歌節、花炮節、“多耶節”等特色民族節慶,廣西三江林溪鎮林溪村將王屯與湖南省通道縣隴城鎮洞雷村聯合組建“將王屯黨支部”,廣邀接邊鄉鎮村寨黨員群眾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討論村務管理、邊界治理、民生工程等問題,促進邊界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通過整合資金、技術、資源等方面優勢,2019年3月,兩地成功聯建湘桂兩省(區)高步茶場產業扶貧基地,建成后每年收益可達10萬元以上,直接帶動兩省130戶貧困戶增收1000元,將“邊界優勢”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邊界效益”。2018年林溪鎮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