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高碑店市梁家營鎮王家營村的田間地頭里,農技專家時星(左二)正在實地查看小麥苗情、土壤墑情等情況,并手把手傳授農戶冬春季小麥管護的核心要點,為小麥種植戶答疑解惑。王倩攝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啟動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全面部署冀晉魯豫陜五省晚播冬小麥促弱轉壯科技支撐工作,助力今年夏糧豐收。專項行動充分發揮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技推廣體系和農民教育培訓體系“三大體系”協同優勢,加強小麥從苗期到收獲期各環節技術培訓和支撐,及時提供全程技術解決方案。各省市縣上下高效聯動,推動技術方案落地到位,開展小麥苗情調查,編制技術指導方案,組織巡回指導服務,舉辦系列技術培訓,做好宣傳服務指導,全力推動冀晉魯豫陜五省晚播小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
河北:百日會戰掛圖作戰包村聯戶全程服務
抓好冬小麥苗情促弱轉壯,科技是關鍵。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保障糧食安全,近日河北省啟動冬小麥“科技壯苗”百日會戰系列行動。省農業農村廳先后印發《2022年河北省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方案》《2022年小麥春季肥水管理技術掛圖》《2022河北省冬小麥科技壯苗120天農事手冊》《河北省2022年冬小麥“科技壯苗、促弱轉壯”技術服務掛圖》等一系列技術和政策指導文件,動員全省1.6萬名農技人員、1000多名科技專家,迅速行動起來,走向小麥田間一線,聚焦晚播麥生產關鍵環節和主要技術問題,搶抓農時,掛圖作戰,分區域、分類別出臺管理方案,精準制定技術意見,做好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病蟲害的應急預案,指導農民提前做好技術和物資準備,分區域、分時段、分環節、分類型加強技術指導,指導各地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早抓、早管、早行動,全力推動晚播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為小麥穩產增產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河北省成立了冬小麥“科技壯苗”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科技壯苗、促弱轉壯”聯動機制,制定了《2022年河北省糧食生產科技專員推進方案》,全省組建糧食生產科技專員隊伍,在137個產糧大縣成立科技服務團,在1766個鄉鎮設立科技服務站,在4.5萬個行政村每村選派一名糧食生產科技專員,采取“1+N”包村聯戶制度,實行掛牌承諾服務,為農戶提供糧食生產全程全鏈條技術指導服務。各級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還以產業技術體系、農業創新驛站等為平臺,以農技推廣補助、高素質農民培訓兩大項目為抓手,迅速行動起來,確保各項政策和春管技術措施能夠快速推廣落地。
山西:查苗查墑精準到地關鍵技術落實到田
針對晚播小麥苗情弱、苗情復雜實際,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冬小麥“促弱轉壯”工作,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全面加強冬春田間管理,確保夏糧豐收。
山西對全省冬小麥苗情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制作了苗情表和分布圖,精確到地塊,掛圖作戰,制定冬小麥苗情研判及冬春管理意見、分區分苗春季田間管理意見,靶向施策,跟蹤服務。按照農業農村部“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的總體部署,山西印發了《山西省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把晚播小麥促弱轉壯作為全年小麥生產管理的頭等大事,以晉中、呂梁、晉城、長治、臨汾、運城六市區小麥主產縣為重點,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全力推動晚播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夯實夏糧豐產基礎。
山西組織小麥體系與推廣專家共同起草《山西省冬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方案》,全力抓好關鍵技術。及時發布晚播麥“促弱轉壯”主推技術,輕壓保墑促返青、劃鋤增溫促生長、增施磷肥促長根、肥水運籌促轉化,防“倒春寒”、防春旱、防倒伏、防病蟲,堅持“分區分類、因地因苗,促控結合、以促為主,防災減災、防控病蟲”的技術路線,以技術推動晚播麥壯苗。
山西組建省級冬小麥“科技壯苗”專家團隊,由小麥領域推廣專家、體系專家與鄉土專家25人組成,包聯服務小麥“科技壯苗”專項重點工作,將晚播麥“促弱轉壯”作為重要任務,專隊成員全都奔赴生產一線,包縣包村包主體、查苗查墑查蟲情,盯戶盯地盯科技,全力落實晚播麥“促弱轉壯”關鍵技術舉措。
山東: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服務及時措施精準
受去年秋汛影響,山東省小麥播種期平均推遲10至15天,晚播面積大,冬前麥田弱苗、壯苗、旺苗、“一根針”、“土里捂”等多種情況并存,是近幾年來苗情最為復雜的一年。為切實發揮農業科技支撐作用,確保今年夏糧豐收,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山東省開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
山東省制定印發了2022年全省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2022年春季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意見,指導各地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有效促進春季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全力做好病蟲草害防控,提高小麥抗逆性,減少病蟲草害損失,為奪取夏糧豐收夯實基礎。
聚焦晚播麥生產關鍵環節和主要技術問題,山東省組織專家通過網絡和現場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系列培訓活動。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補助項目和高素質農民培訓計劃,重點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和生產經營主體的培訓。
山東省“科技壯苗”行動組織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省內高校和科研推廣單位的50余名專家成立8個技術指導組,開展春季苗情技術指導服務、技術培訓等,對口指導16個市的冬小麥促弱轉壯工作。各市縣組織成立兩級技術指導服務小分隊,采取分片包干,點對點、面對面開展巡回指導的方式,深入一線開展生產形勢考察和技術指導服務。積極組織特聘農技員“土專家”“田秀才”等進村入戶,加強技術服務,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服務及時、措施精準。
河南:落實技術措施強化指導服務
河南省小麥從南向北陸續返青,進入春季管理的重要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農業農村部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部署安排,突出重點區域,緊盯關鍵農時,強化指導服務,力促晚播弱苗轉化升級。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開展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的通知》,成立18個小麥專家指導組,明確分包區域和工作重點,分區域精準把控,分類型精準施策,分階段壓茬跟進。各級農業農村系統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蹲點包片,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技術措施,大力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觀摩、專題講座、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發動群眾掀起春季麥田管理高潮。制印小麥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掛圖、促弱轉壯技術明白紙、技術臺歷1萬多份發放各地,并組織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印發技術掛圖、明白紙,張貼到晚播重點村組。
河南省組織“科技壯苗”促春管線上輪訓,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從2月12日至16日每天在“云上智農”學習平臺大力開展“科技壯苗”促春管線上直播輪訓活動,全省高素質農民、農技人員等參加培訓。組織專家在媒體開展麥田管理關鍵技術指導,引導農民對施肥不足、群體較小的弱苗麥田和旱地麥田趁墑追肥,促弱轉壯。同時,河南省組織開展小麥返青期苗情、墑情、病蟲情監測調查,精準掌握生產動態,科學分析生產形勢,及時制定應對措施;保持與氣象等部門密切溝通會商,重點做好“倒春寒”等異常天氣防范。
陜西:深入基層促生產摸清苗情抓培訓
受去年秋霖影響,陜西省小麥大面積晚播,導致弱苗比例大,個體質量差,苗情復雜,小麥生產形勢較為嚴峻。為此,陜西省開展了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保障小麥穩產增產。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陜西省2022年小麥早春促弱轉壯管理技術措施》,成立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立4個“科技服務”小分隊,分別赴西安、寶雞、咸陽、渭南實施分區包抓,指導基層開展技術服務,深入基層促生產、摸清苗情抓培訓,開展“趁墑追肥”行動,有效促進二三類苗情的根系生長,助力夏糧增產豐收。
西安、寶雞、咸陽和渭南等地高度重視,行動迅速,細化“科技壯苗”行動方案,督促各地開展科技服務。省產業技術體系、各縣農技推廣機構組織農業科技人員基深入層指導小麥田間管理,手把手講解技術要領,送技術到農戶、到生產經營主體。
陜西省開展苗情調查,精準掌握小麥苗情長勢,為“科技壯苗”提供數據支撐。根據苗情,各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培訓,抓好基層農技人員、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民群眾的培訓,提高技術指導服務的精準性、及時性和到位率,確保關鍵技術措施落地。省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深入基層開展苗情調研制定了3部小麥田間技術管理課件,為促進小麥苗情的升級轉化提供了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