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到了最后總攻的緊要關頭,全省還有剩余貧困人口30.83萬人,其中“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的深度貧困地區剩余貧困人口超過70%,而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視。貴州該怎么辦?脫貧攻堅目標如何如期實現?疫情防控如何做到精準施策、萬無一失?
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貴州堅持兩手抓,戰“疫”又戰“貧”。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不能等的事干起來,把硬任務干起來,把規定時限內必須完成的事干起來,成為貴州破解難題的真招、實招、硬招。
率先啟動一級響應,率先實現五類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率先啟動復工復產工作,率先撤銷省內防控卡點,率先分類分區分批次開放全省域景區……一系列的全國率先舉措,為貴州最終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勝利,抓住先機、贏得主動。
從2018年開始,貴州大力推動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在一個較短時間內,總結出提高土地畝均產值、提升農業效益的經驗,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六個轉變”深入人心,基層干部群眾的精氣神越來越好。
2月15日,在全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上,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強調,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
號令出,全省干。從繁華都市到貧困山區,全省黨員干部以精準的措施、過硬的作風抓緊干起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推進春耕備耕、復工復產,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創新工作方式,運用科技手段,對當前形勢下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至關重要。像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建立各級應急指揮系統、遠程教育系統,遠程調度,安排工作。鄉村各種農技培訓、政策宣講,可從室內搬到田間地頭、山坡林場等開闊區域,只要做好防控措施,就能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開展不耽擱。9個深度貧困縣和3個剩余貧困人口過萬的縣區莊嚴誓師,重申軍令狀,一諾重千金。廳長包片、處長包縣,貴州省農業農村廳100余名廳處級干部沉到底,赴全省88個縣區,督導調度各地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一組組數據令人欣喜:截至2月27日,全省春播總面積1147.6萬畝,同比增加17.2%;耕地翻犁1122.2萬畝,同比增加6.7%。“黔貨出山”在疫情中堅挺,貴州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區域和對口幫扶城市,建成138個貴州綠色農產品省外分銷檔口。境外10個分銷中心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銷售市場,畢節威寧“三白”農產品常態化出口迪拜和東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