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春耕生產,出門還是要戴口罩,需要種子、肥料跟我說,我幫你們買回來。”眼下正是春耕生產時節,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玉山鎮天平村,第一書記劉秦每天都會到田間地頭,叮囑村民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幫助村民購買生產物資,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恩陽區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安排脫貧攻堅工作,做到思想不亂、精力不散、工作不斷,堅持不懈落實好“四個不摘”要求,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堅決打好打贏防疫阻擊戰、脫貧攻堅戰。
發展不耽誤,致富增收有保障
在恩陽區上八廟鎮登文村眾旺種養專業合作社,工人正戴著口罩,將采摘的新鮮蘆筍裝車,準備發往城區市場。
“由于采用大棚種植技術,出筍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左右。”合作社負責人李啟忠說,“政府積極幫我們想辦法,蘆筍銷售并未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量很大,每天供不應求。”
蘆筍作為恩陽區的主導產業,事關群眾增收。疫情防控期間,恩陽區把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有機結合,一方面全力做好蘆筍的春種春管工作,及時指導種植業主進行防疫生產。另一方面,通過建設果蔬集配中心及蘆筍加工項目、建立恩陽蘆筍收購和專銷點、完善電商平臺、積極對接外地客商等方式,幫助種植業主拓寬銷售渠道,切實解決因疫情產生的銷售難題。
在恩陽區群樂鎮,當地政府依托自身優勢,通過招商引資、有效利用財政產業發展資金、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入股等多種方式,極力壯大集體經濟。現如今,群樂鎮1000余畝成熟沃柑掛滿枝頭,迎來了上市銷售的好時機。
“雖然不能現場采摘,但通過電商、微信和抖音等平臺推廣的方式,每天可以賣幾千斤。”村民馬宗平笑著說。
服務不斷檔,群眾就業有渠道
“在網上了解到黃石盤需要技術工人,在完成一系列的健康檢查后,終于可以上崗了。”恩陽本地塔吊指揮工人陳蓉開心地說。
為全力保證群眾就業,保障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恩陽區通過四川公共招聘網“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活動、“山水恩陽”門戶網站、“村村通”廣播及微信工作群等平臺,多渠道發布就業崗位信息,引導群眾上崗就業。
同時,為保障就業困難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當地籌集500余萬元用于崗位補貼,開發1500個專項公益性崗位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家住柳林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維林就是疫情防控專項公益性崗位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脫貧后,我可不想再成為貧困戶了。”楊維林說。據了解,該崗位補貼分別按每人每月1200元和600元兩個標準執行,崗位設置時間截至疫情防控解除之日。目前,全區已有1200余人到崗,主要從事便民服務、政策宣傳、排查布控等疫情防控工作。
在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恩陽區還積極組織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開展線上職業培訓工作,引導鼓勵大家充分利用線上培訓不斷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治理不歇腳,防疫脫貧“兩不誤”
“張叔,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干活要做好自身防護,房前房后、屋內屋外的環境要打掃干凈,生活垃圾不能亂丟,生活污水不能亂倒,用過的口罩要放到指定的地方。”雪山鎮黨委班子成員分別到各自的掛聯村,督促環境衛生整治,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切實做到疫情防控期間環境整治不斷檔,共同守好“防疫關”。
“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是做好農村疫情防控的重要切入點。”雪山鎮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負責人陳萬超說,通過引導群眾做好環境衛生保護、加強農村廁所糞污處理管控、加大疫情防控期間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清運力度等多種措施,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保障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清潔衛生搞好了,不僅周邊環境更美了,大家住起來更加舒暢了,還有助于抗擊疫情。”扛著鋤頭準備到房后清理雜草的雪山鎮曹家村村民譚華說。
據了解,恩陽區在扎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通過切實抓好農村“廁所革命”、持續推進“污水革命”、不斷開展“垃圾革命”、重點部位全面消毒殺菌等工作,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