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市開張鎮的高作義創辦家庭農場,規模種植富硒農作物,帶動120余戶460余人增收,榮獲“中國富硒行業誠信標桿企業家”稱號,成為新型農業的典范。
呂梁市兔坂鎮莊頭村做好健康扶貧工作,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郭繼益的老伴患慢性病,住院12天花費9918元,報銷6858元。
長治市蘇店鎮東賈村貧困戶李亮喬遷新居,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一起看電視。
臨縣在城莊鎮建起30兆瓦集中式光伏電站,采取光伏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
平定縣柏井鎮亂安村流轉土地發展特色苗木種植,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走出一條生態脫貧、產業脫貧的路子。
昔陽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小區,婦女們在扶貧車間進行刺繡,該車間已帶動2萬余名婦女實現就業增收。
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專家給和順縣牛川鄉崔家坪村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其精準脫貧。
五臺農商銀行落實好金融扶貧舉措,為五臺縣東雷鄉孟家坪村村民發放扶貧項目貸款,使41戶貧困戶走上種植油用牡丹的致富路。
靈丘縣車河村發展有機農業,養殖有機青背山羊5000只,雞蛋、谷子、玉米等取得有機認證,人均純收入達到1.6萬余元。
昔日貧窮、落后的岢嵐縣宋家溝村,如今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豐衣足食、病有所醫、義務教育、安享生活……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一步步實現。
回望扶貧五年歷程,我省干部群眾齊心聚力,步履鏗鏘,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踏實。扶志扶智、授技濟資,立體幫扶催生脫貧內生動力;生態扶貧、發展產業、易地搬遷,多路并進助力脫困。
一棟棟整齊敞亮的房屋、一個個增強脫貧后勁的特色產業不斷呈現在人們眼前,農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正在三晉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