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走進葡萄種植園,同農技人員和村民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毛竹山村是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南一村的一個自然村,距縣城13公里,毗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主戰場腳山鋪,紅軍長征曾從這里經過。
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后,來到毛竹山村葡萄種植園,察看葡萄長勢,詳細詢問葡萄產量、品質、銷路、價格等情況。他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日前,記者來到毛竹山村采訪。只見村口的石碑上,鐫刻著總書記在該村考察時提出的“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12個大字;葡萄園里,處處是村民田間忙碌的身影;文化廣場上,“電商直播培訓班”人氣爆棚……所見所聞表明,總書記的深情囑托,正化作毛竹山村干部群眾“一起向未來”的精神動力。
一個家庭的“多種經營”
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葡萄長廊進入葡萄園,村民王德利正在農技專家指導下進行整枝。剪刀聲聲,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緊鄰葡萄園的一幢三層小樓,便是王德利的家??蛷d的墻上,總書記與王德利一家的合影十分醒目。
“總書記當時仔細看了我家的客廳、廚房、衛生間、后院,包括熏臘肉的柴房。他問得很細,比如有沒有熱水洗澡?電價貴不貴?”王德利幸福地“回放”著一個個溫暖的瞬間,“總書記把咱們老百姓的柴米油鹽,時刻掛在心上?!蓖醯吕蚩倳浗榻B說,他家種了12畝葡萄,農閑時還到建筑工地打工,2020年全家收入14萬多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坐在總書記旁邊的王德利妻子羅玲玲,向總書記說起了毛竹山村民謠的變化。10多年前,她剛嫁過來時,流傳的民謠是,“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湯,有女不嫁毛竹郎?!倍F在民謠悄悄改詞了,“毛竹山,葡萄山,家家戶戶住樓房,生活變了樣,有女要嫁毛竹山?!笨倳浡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的王德利家,收入來源更廣了,不僅在家門口開起了小賣部,銷售葡萄等各種土特產,還新開了一家農家樂,羅玲玲做的手工涼粉,最多時一天能賣出上百碗。每到周末,預定餐桌就有三四桌。家中新添了一輛嶄新的五菱面包車,用于進貨送貨,生活越來越充實,日子越過越紅火。
一條產業鏈的“拉長增粗”
去年五一長假,王德利和村里的其他種植戶成天鉆在園子里伺弄葡萄,忙得常常錯過飯點。來自市縣的技術員來得更勤了,他們現場教、跟蹤幫,把科技興農的種子植入村民們心中,隨著“南玉”等葡萄新品種的落地,毛竹山村的葡萄品質上了一個大臺階。
村書記王軍榮介紹,為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村黨組織牽頭成立了鄉村振興黨群理事會和葡萄協會,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通過技術培訓、結對幫扶,漸漸培育起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全村大力推行“黨小組+理事會+基地+農戶”模式,帶動46戶村民種葡萄,年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耙驗榉N葡萄,窮山村變成了富裕村?!?/p>
從去年8月起到10月中旬,很多游客慕名來到毛竹山村的葡萄園采摘,葡萄節云上推介效果明顯,到村采購的客商比上年多了近一倍。
葡萄產業興旺了,吸引了許多年輕人返鄉,90后村民王佳便是其中之一。以前,她在桂林從事旅游行業,看著老家葡萄品質上去了,但價格沒有同步上升,她果斷辭職返鄉做起了電商?!巴疽惶煲l出上千件快遞,不光賣自家葡萄,也幫助村民銷售,忙的時候還要請人打包發貨?!蓖跫训男θ葜型赋鲎孕拧?/p>
“2021年,村里葡萄畝產超過3000斤,比前年多了500斤左右,價格也上去了,每斤可多掙5毛錢左右?!蓖踯姌s說,村里葡萄產業品牌打響了,紅色旅游線路也延伸過來了。從湘江戰役紀念館到毛竹山村,不到20分鐘車程,許多游客參觀了紀念館后,就來到葡萄園打卡,在茂林修竹間散步,感受鄉村振興的新氣象。
一個傳統村落的“轉型升級”
1月13日,為期一周的全州縣電商直播培訓班在毛竹山村開班,王軍榮為學員展示了自己的“帶貨”技巧,學員們個個聚精會神,學得有模有樣。
“為了走好科技興農這條路,我們把培訓班辦到家門口,幫助種植大戶、返鄉青年迅速成為玩轉直播的帶頭人?!蓖踯姌s介紹,他是一位80后,幾年前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回到家鄉。新一屆村“兩委”換屆時,他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我慶幸自己的選擇,雖然每天在村里奔忙,但感覺生活充實。”他說,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只要繼承弘揚湘江戰役精神,就一定能克服困難,把村莊建設得更加美好。
新農村建設中,毛竹山村統一了建房風格,硬化、亮化了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如今,全村干部群眾正致力于葡萄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吃、喝、游、學、購”多元業態,推動小山村由“葡萄村”向“休閑景區”轉型。
記者了解到,毛竹山自然村所屬的南一村,將努力打造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樣板村。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示范點項目已經完工,黨群服務中心旁邊還要建一個民宿風情體驗區。王軍榮透露,村里還計劃建設游客服務中心。
毛竹山村有一支“環保媽媽”志愿服務隊,是由羅玲玲和鄰家幾位媳婦牽頭成立的。她們正在謀劃一件事,組織一場以“環境美、人文美、家風好、生活富”為主題的廣場活動,進一步激發大家共同為鄉村振興出力的熱情。羅玲玲說,“我們有信心將鄉村建設得更加美好,期待總書記再來咱們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