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明光,有一名退役軍人黨員,他叫于學水,面對嚴峻的汛情,始終保持熱血本色,突擊向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人誓言,詮釋了退役軍人聽黨指揮、樂于奉獻的責任與擔當,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于學水(左一)潘村洼蘇堤積極參與防汛工作,筑牢堤壩
防汛搶險“沖在前”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7月23日上午明西街道西徐村長蔡圩出現險情,他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報名參加防汛應急支援隊伍。他帶領14名退役軍人,沖在第一線,在明西街道長蔡圩排除險情、加固圩堤,經過6個小時奮戰,與黨員干部群眾志愿者一起共裝運沙袋3000余包,木樁150余根,長蔡圩四處險段近300米完成加固除險,確保長蔡圩安全渡汛,讓圩內60余戶農家和500余畝良田免受水災侵害。他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雖然戎裝已解,但初心未改、軍魂猶在,只要祖國和人民一聲號召,我們就會挺身而出”。
于學水(左三)在潘村洼蘇堤明西街道責任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筑安全”
7月底,潘村洼蘇堤需要增援,他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便跟著隊伍奔赴潘村洼行蓄洪區防汛一線。“有一句俗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是防汛工作最緊要的關頭,作為后勤保障的一員,必須保證所有防汛人員都能夠吃的飽,更要確保各項防汛物資隨時供得上。”于學水說。
作為潘村洼蘇堤明西街道責任區后勤保障具體負責人,于學水每天提前統計好就餐人數,一日三餐按時配送。他統一為各村配發對講機、反光服、應急燈、救生衣等用品,及時調運抗洪搶險物資用于加固堤壩,對庫存不足的物品及時進行補充。他還積極采購蚊香、驅蚊水等防護用品,為防汛人員送去西瓜、綠豆湯等防暑降溫用品,保證防汛人員以更加精神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
匆舍小家“顧大家”
從加入搶險工作起,于學水一直在潘村洼蘇堤值守。接連一個星期沒有回家,只能在防汛工作稍松的時候,給家里打個電話,了解家里狀況。每每談及家人,這位鐵骨硬漢也會忍不住紅眼圈。因為他對家庭感到格外愧疚。他媳婦懷孕二胎三個月了,也沒有時間回家悉心照顧。兒子支氣管炎住院,也沒時間回去。舍小家為大家,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他以實際行動發揚了“舍小家,顧大家”精神,給退役軍人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作了一個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