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與駐廳紀檢監察組通過電視電話會對全區農業農村系統3000多名干部開展扶貧領域警示約談,部署下一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在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中,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推行“抓系統、系統抓”的一個縮影。“抓系統”就是紀檢監察機關壓實扶貧責任部門(系統)的監管責任,推動部門強化資金項目監管;“系統抓”,就是扶貧責任部門履行監管責任,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對主管的扶貧資金項目開展專項整治。
1至6月,全區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90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38人,組織處理613人,問責676人,移送司法機關28人。住建、民政等9個重點系統累計檢查扶貧政策執行情況431條、項目26398個、資金198.1億元,發現問題情況1379個,整改問題1141個。
“抓系統”,壓實重點領域監管責任
近日,記者來到蒼梧縣合水村紅二組走訪。走進村民韋錦水家中,他一邊接水,一邊笑著說:“原來滴水不通的,現在有自來水了。”
前不久,自治區紀委監委調研組到蒼梧縣蹲點,發現合水村人飲工程因項目選址、設計不科學等原因,群眾用不上水。自治區、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壓實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蒼梧縣水利局實地勘查,尋找水源替代點,開展管道修復和分散取水,較短時間內解決了群眾日常生活用水難題。
“專項整治工作,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抓,但不能唱獨角戲、扶貧責任部門作壁上觀。”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雷永達說。自治區紀委監委對標中央要求,明確發改委、財政廳、民政廳、住建廳、教育廳、農業農村廳、水利廳、扶貧辦、醫保局9個廳局為重點,選擇項目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25個單位,聚焦控輟保學、危房改造等“兩不愁三保障”重點領域開展重點整治,推動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已經部署一段時間了,但個別部門還在觀望,當甩手掌柜”“有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事倍功半”……針對這些問題,今年4月、6月,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何敏兩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集體約談有關責任單位,督促落實專項整治主體責任。
脫貧攻堅推進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自治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帶頭走向田間地頭,各領導班子成員直奔基層督導,各監督檢查室到聯系的市縣、單位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齊步并進,層層壓實責任。賀州市、崇左市紀委監委集體約談向市紀委監委“零移送”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職能部門。駐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強化再監督,督促駐在單位落實涉農資金項目監管責任清單。截至6月,全區查處扶貧領域主體責任落實不力問題170起,黨紀政務處分87人,倒逼主體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