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金秋十月,祖國大地美如畫。隨著我國自北向南陸續進入紅葉季,多彩的鄉村吸引著游客的目光,一批集賞秋景、嘗美食、摘果蔬、享民俗、品文化等多元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品備受青睞。飛豬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該平臺上鄉村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68%。馬蜂窩數據顯示,由于需求旺盛,當前國內民宿客單價較去年同期提高32%,“當地游”的客單價也較去年同期提高31%。
鄉村旅游的火熱,是消費升級不斷加快的生動體現。這些年,隨著人們觀念轉變,旅游已從單一的觀光行為,轉變為集欣賞風景、健身休閑、文化娛樂等內容為一體的綜合型度假服務。旅游個性化、特色化凸顯,自駕游、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旅游產品受到歡迎,為個性特點鮮明、體驗互動感強、文化內涵豐富的鄉村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一些鄉村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農耕活動、休閑農業與現代鄉土文化結合起來,推動鄉村旅游快速發展,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應當看到,我國鄉村旅游還處在發展初期,存在規模偏小、缺乏特色、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有的地方鄉村旅游季節性比較明顯,旅游內容大多局限在采摘、釣魚、燒烤等,旅游形式比較單一,不容易吸引回頭客;有的地方缺少品牌意識,市場競爭秩序不規范。為此,亟須加強引導協調,統籌安排,把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
鄉村旅游的本質是休閑游。應從全域視角整合鄉村文化資源,推動解決好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出行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上下足功夫,培育核心競爭力。加大鄉村街道、河道治理,完善生活垃圾、污水等處理設施,優化鄉村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旅游體驗。
鄉土味、文化味是鄉村旅游的重要特征,也是鄉村旅游的競爭優勢。積極推進鄉土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是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各地鄉村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鄉土風貌、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地方特色,培育特色產品。此外,還要針對消費升級特點,運用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延伸鄉村旅游內涵,提升競爭力。比如,現在南京、成都等城市周邊的一些鄉村挖掘夜經濟潛力,發力鄉村夜游,適時推出美食節、燈光節等旅游活動,為游客提供了新鮮的旅游體驗,有力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
多姿多彩的鄉村田園與現代繁華都市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期待相關部門和地方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產品供給,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品質,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多安全、健康、舒適的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持續較快發展。